每年Dream It Possible團隊總是習慣的會先行拜訪要進行服務行動的學校及社區,透過實地的探訪,與承辦人員或著敘敘久別的離情、或著聊聊最近的變化、八卦,但也同時把後續要彼此連結的部分,完成實際的確認及約定。怎知才在3月底完成了造訪,在進入4月以後,當疫情突然的急遽升高,然後必須與病毒共存的情形下,我們進入了一個天人交戰的抉擇關卡。
在飽受抉擇困擾的持續過程,我們仍帶著忐忑完成了計畫撰寫、經費籌資、夥伴招募,但最後在暑假開始的前夕,我們終究忍痛下決心連續第2年要停辦營隊服務行動,在下決定時,也曾有不少的聲音湧現:疫情不是會減緩嗎?要不要再等等、看看呢?要不要考慮辦線上活動?
其實去年的暑假結束疫情趨緩以後,Dream It Possible團隊在10、11、12月便特地辦理了學期中的探訪行動,那時快篩試劑沒有這麼普遍,甚至價值還不斐,我們仍不惜編列資金採購,要求每位夥伴都要完成快篩,並確定是陰性後,方能參與。
會用這樣高的標準看待的原因,其實是因為我們進行服務行動的地點位在南投縣信義鄉的山區之中,距離最近有規模的地區醫院需要將近2個小時的車程,我們無法想像及承擔的,如果有任何一位孩子或部落居民發生了感染、隔離、給藥、中重症的照護甚至是需要急救,那不管是在現實、道德甚至是心理層面所必須承受之重,長久以來所逐步建構的信任關係,一直以來的正向傳遞,如果一旦變成破口,想要再努力回到原本,真的會很難很難~
數年以來Dream It Possible團隊皆是由好幾位的核心幹部,外加來自於不同地方的青年夥伴所組成,我們每一年不厭其煩辦理全國招募的原因,是因為每一位的城市青年以及偏鄉的孩子,每一個人的經歷、思緒就如同是一個獨有的世界觀,透過逐步建立信任感,開始相互陪伴及真心交流的過程,可以讓孩子們或著因而不再受限,並且逐步開闊自己的胸懷,帶著高一些些的視野及多一些些的企圖,繼續學習、成長。當這樣的累積可以更多、更深;當學習、前進的企圖可以更多、更擬聚時,期待未來有那麼一天,藉由在地人們的創意、努力,才能或著可以克服地區的弱勢,讓脫貧的希冀有出現的機會。
所以堅持面對面的陪伴、交流,是無法取代的;讓更多不同世界觀的城市青年來陪伴孩子們,是無法取代的;不是為了精英教育,而是期待每一位孩子都能擁有的未來,更是無法取代的。每天染疫、中重症、死亡數字的高低,其實對我們要不要辦服務行動沒有太大的意義,當參與服務行動的城市青年來自於台灣各地,病毒感染的風險相對是更高時,為了要珍惜每一位孩子,他們是否有2劑甚至3劑較完整的疫苗防護,就變成了我們抉擇的重要關鍵。
不知覺之間,來到南投信義有近10年了,當服務行動再度要從暑假營隊,要延後轉變為10月的探訪,就好像回家的路變了更漫長,在許多的午夜夢迴,小編其實會常常的夢到在山裡面的活潑、真心相待的孩子們。我們知道陪伴孩子的人,不是非我們不行,但在數年的服務行動中,來的某些人陪伴育樂玩耍的居多,願意停下來陪伴,認真傾聽、分享的,卻常付之闕如。我們不會假裝自己是在地人,因爲維持相當程度面對外來陌生的好奇,更容易帶來適度的刺激,進而逐步轉變為對未來的期待,以及增強學習的企圖意念;我們亦不會把自己當作是局外人,因為會期待所有孩子都可以擁有選擇人生的機會,如果需要數個世代才有機會出現翻轉,那在開始就要做對的事情~It’s Dream It Possible。
#讓每一位孩子擁有選擇人生的機會
#教育需要數個世代才有機會出現翻轉
#在開始就做對的事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