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ream It Possible~起心

場景1-1:

初到南投縣信義鄉進行服務行動的前幾年,我們因應學校的請託,把國文、英文、數學、暑假作業以及健康知識,納入營隊的課程活動規劃,記得學校老師常說:孩子們不用心,課業學習放完假就中斷了,要追上縣平均成績,總是要花很多時間去加強。

場景1-2:

和孩子聊天時,他們說:讀書很煩,也不知道讀了有什麼用。有的會像個小大人般的說:家中都沒錢,想要趕快長大賺錢。

場景2-1:

第1年到學校進行服務時,發現大多數的孩子都有感染頭蝨的情形,校內護理師說:孩子們的頭蝨很嚴重,很容易會互相傳染,雖然有特別找經費,購買藥劑給他們回去清洗頭髮,但情況還是沒有什麼好轉。

場景2-2:

我們進到孩子的家中拜訪,聽到家長告知:不要用學校清洗頭蝨的藥劑,目前是用白醋幫孩子洗頭髮,因為用藥劑洗頭會變笨的。

其實白醋殺頭蝨的效果很差,我們細細研究所謂會變笨的原因~結果是因為藥劑有殺蟲的功效,使用時不能像正常的洗頭一般,要特別注意避免藥劑碰觸到頭皮深處,那會非常的刺痛,然後再連結到考試成績不好,家長就覺得孩子變笨了。

貧窮翻轉的契機

老實說,想要讓貧窮翻轉的起心動念,並不單純是眼前所看到的貧困,因為貧困的景象,即便在城市、媒體報導中,也並不罕見。會有這樣的想法,真切的是來自於在前述的場景中,當我們在現場感受到問題出現的那一刻,心裡仿佛被重擊了一下,問題的解答,沒有那麼複雜,但要做的卻是一點都不簡單,那關鍵不完全是資源挹注了多少,重點是觀念適切的轉變,可不可以讓資源充分的被運用。

猶記得第1年我們看到9成以上的孩子有頭蝨的情形,回來學校以後,搜集、請教如何處理的方法,並思考、排練行動流程,然後在服務行動時,開始幫孩子們用藥劑洗頭,用齒密的梳子除去頭蝨的成蟲跟卵,開始做的時候才發現,面對長頭髮的女孩,我們2至3個人幫忙,仍要花到2個多小時的時間,才能用梳子梳理完畢,然後反思校內護理師、忙碌於養家的家長,要用所謂正確的方式,真的很有難度。

我們幫孩子洗頭、梳理頭髮中的成蟲跟卵,我們告知孩子,甚至走進他們的家中告知家長,如何用藥劑清洗、如何花些時間梳理頭髮、如何曝曬寢具殺菌以避免重複感染,每年不間斷地持續說、持續做,就這樣過了7年,去年再看到孩子時,有頭蝨的降低到3至4成,家長拿到清洗頭蝨的藥劑和齒密的梳子,不再感到陌生或抗拒,再次反思每年我們在學校或社區能待的時間其實很有限,但是可以看到的是,當觀念轉變了,相對問題解決的情形,也就有了曙光。

需要用對的方法、真心的陪伴

從頭蝨公共衛生的問題,再看回偏鄉貧窮翻轉的問題,要給多少的資源,才能讓所有人脫貧,答案應該是無止盡或者是不可能,因為真正改變的發生,是要取決於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所有人的自我醒覺,當他們真正認識自己,了解自己的天賦,願意合作攜手思考可以採取的作為,再配合日積月累和適切資源的挹注,改變的曙光才會出現。以此再對應到成長中的孩子,當孩子真正認識自己,了解自己的天賦,知曉追尋未來的夢想,必須依靠學校中的許多學習,當自身產生了興趣與動機,再搭配各種資源挹注的適切運用,教育透過世代累積,產生質與量的共乘效益,期待翻轉、期待脫貧,或許就不再是個奢望。 我們在實務端看到的問題,在許多的理論、研究、報導也都常常看到,但是解決的方案,如何不是財大氣粗丟資源;如何不是只求近利地問效益為什麼沒發生;如何讓社會中非常眾多的服務行動,不要只重視給與受的關係,而是願意用對的方法、真心的陪伴,這是「Dream It Possible團隊」、「社團法人中華勇培築夢發展協會」的認知,更會是堅定不移的信念。

相關文章

Dream It Possible~城市青年

Dream It Possible團隊是由一群城市青年所組成,最早單純的來自於輔英科技大學的志工社團~春暉社,這其中有尚在學的,有已畢業的,之後社內同學的親朋好友陸續認同加入,到每年公開的人員招募,不知不覺的在這幾年中,悄然形成了一個有規模的群體,這一群城市青年因為對於自己,甚或至對於我們所成長的這塊土地~台灣,有著獨有的觀察、體會及發現,所以就決定揪團一起來「幹大事」! 團隊在參加一些績優競賽的簡報時,猶記得曾被評審老師提問到:在分享服務行動所達成的績效時,通常其他團隊談的是受服務者得到及改變的部分,為什麼你們會…